【媒体看南漳】一城美景入画来 ——南漳县“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纪实

通讯员 王成波 见习记者 彭月娇

水更清了,天更蓝了,树木花草更多了,路面更加干净整洁了……今日的南漳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们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十三五”期间,该县紧紧围绕规划目标任务,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速度令人振奋,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昔日荒滩变公园

城南湿地公园以前是蛮河流域的一段荒芜的河滩,由于缺乏管理,杂草丛生,周围的居民将垃圾随地扔、污水随处倒,环境卫生脏乱差。2018年8月,南漳县创新建设模式,引进社会资本6.8亿元,参与城南湿地公园改造,把荒芜的河滩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公园。

如今,走进城南湿地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整洁的塑胶步道,两旁是种类多样的绿植和花草,与蜿蜒的小溪相映成趣。旁边的空地上,有年轻人在此散步游玩,有老年人在这儿锻炼休息,有小朋友在这儿追逐娱乐,悠闲惬意。整个湿地公园充满生机和活力。

王女士家住附近,自从湿地公园开始修建,她一直很期待。望着眼前的湖水,她开心地说:“这才是美好生活该有的样子!以前这里又脏又乱,没人愿意来;现在来这里游玩的旅客越来越多,住在附近的居民,都来锻炼身体。这里成了南漳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城南湿地公园建设区域面积为2000多亩,有湿地涵养区、康体运动区、湿地休闲区和生态科普区四大功能区,经过清淤治污,整治水体驳岸,建设房屋、广场、道路、桥梁,开展园林绿化,修建门球场、溜冰场,点缀亭台廊架,满足了城区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湿地公园的修建不仅为南漳人民提供了休息游憩的场所,更陶冶了市民的情操,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

托起安居小康梦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广大老百姓的心愿。如今,南漳县大部分的棚户区居民和老旧小区居民实现了这个愿望,危旧简陋的棚户区已不存在,舒适宜居的小区楼房栋栋矗立,路面凹凸不平、屋顶漏雨、屋面破损的老旧小区也换了新模样。

在棚户区改造小区内,人来人往,装修广告醒目设置,施工声音此起彼伏。胡家云老人是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受益人之一,她原有一套面积不大的老屋,四周环境差,人口密集,道路狭窄拥挤,车辆乱停乱放,进出不方便,房屋又老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得益于棚户区改造,如今胡家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她开心地说:“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原本舍不得变动,但是现在居住环境干净整洁,生活也方便,这个改造真是好,感谢国家对我们老百姓的关心。”

棚户区改造工作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十三五”期间,南漳县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这让县域颜值明显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十三五”以来,该县共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6个,征收安置户6094户,拆除各类房屋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成小区40多万平方米,建成房屋2000多套,4000多户拆迁户全部得到安置。2019年底,南漳县启动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将161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项目库,并启动了18个小区的改造。

南漳县住建局负责人说:“我们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未来我们会再加措施、再加力度,补短板、强弱项,有效推进棚改项目,让人民群众都能住得安心、舒心。”

治污水 见清源

“十三五”期间,南漳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狠抓投入,促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质提速,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以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有限,大多数城镇缺乏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湖泊中,污染了环境。随着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污水处理压力也随之增大,南漳县加大了污水处理厂建设投入。

城南污水处理厂、武安镇污水处理厂项目是县化工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8200.89万元,建成后,污水处理规模将达7.5万吨/日,主要用于处理化工园区各企业排放的工业污水,达到一级A标准后统一排放,对消除水污染、改善化工园区环境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生活及健康水平上将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南漳县污水治理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新建18个镇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3万吨;新建一座工业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极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

一条条道路宽阔通畅、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公园绿地点缀其中,南漳县在加快城市建设,开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焕发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