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武、邹仕菊: 做端公舞传承的“顶梁柱”

端公舞表演(李中明供图)

秦大武、邹仕菊夫妻俩(李中明供图)

近日,在南漳县薛坪镇沮漳河源头的崇山峻岭中,省非遗项目端公舞第七代传承人秦大武和妻子邹仕菊,天天忙着向端公舞传承基地的16名学员传授端公舞表演技艺,这已是夫妻俩招收的第三批民间古楚乐舞学员了。

◆◆年少学艺◆◆

有史料记载,端公舞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宫廷的一种舞蹈,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文化实物形态。端公舞的发现,曾轰动了国内的史学界和文化界,它被誉为楚文化的“活化石”。

秦大武的爷爷秦应凯曾告诉他,上世纪六十年代,端公舞在薛坪一带演出最频繁,常常是为了庆祝丰收,鼎盛时每个班子有20人,表演者均为普通农民。端公舞主场、附场共22场,每场最少6至8人,最多20人。

秦大武9岁开始跟随爷爷学习端公舞,13岁正式入道表演。秦大武的父亲并没有学过端公舞。

秦大武勤奋好学,很快就学会了端公舞的全套表演技艺,并成为端公舞戏班中的骨干成员。在一次乡村表演中,他被薛坪镇石桥村的漂亮姑娘邹仕菊一眼相中,经人牵线,两人结为夫妻。

◆◆保护传承◆◆

端公舞虽然在南漳薛坪一带流传了很多年,但由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民间“跳大神”而备受冷落,一度处于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境地。

老一代民间艺人相继去世,尽管还有民间珍藏的文本,但愿意学端公舞的人不多。秦大武一家珍藏的草本原稿古籍书最多,大大小小有200多本,还有各种道具、乐器、服装。全镇仅有的几个艺人,会唱的不会跳,会跳的不会唱,或者会唱会跳而不会演奏乐器,这不利于保持端公舞的完整性。

面对端公舞表演人员稀少的情况,为了不影响正常开场,秦大武一边在外面“跑场”,一边教妻子邹仕菊学舞蹈“搭班子”,让她成了端公舞唯一的女演员和乐器演奏者。

2007年10月27日,国际亚细亚理论研讨会第九届联会在南漳县召开。当天,秦大武作端公舞专场演出,由妻子演奏乐器。舞蹈中的乐曲、舞步“鲜活自然”,给与会的韩国、蒙古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许多外国文化友人陆续来到大山深处的薛坪镇,了解端公舞,并拍摄影视专题片在海外播出。2012年8月9日,日本放送协会的渡边由裕等人来到薛坪拍摄端公舞专题片。

◆◆绽放光彩◆◆

近年来,薛坪镇委、镇政府十分重视端公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把端公舞融入当地文化旅游产业中。在薛坪镇香水河景区,游客既可以游玩山水,也能够欣赏到端公舞表演。

薛坪镇委书记张功发说:“端公舞是老祖宗留下的财富,我们不仅要保护它,还要充分利用端公舞传承基地,让文化遗产绽放光彩。”

秦大武夫妻俩先后向数十名学员传授了端公舞的表演技艺。秦大武夫妻俩对招收的学员免食宿费,而且给他们误工费、报销来回车费。这些学员中最大的30岁,最小的只有12岁。他们不仅到保康、宜城、宜昌远安县等地表演端公舞,还曾被邀请到广东佛山演出。

秦大武夫妻俩从艺30多年来,表演端公舞数千场次,接待的客人也有数千人。热情好客的邹仕菊说,这些年来,远道而来的文化友人进山拍摄端公舞专题片,吃住大多在她家,有的客人喜欢吃面条,有的喜欢吃米饭,有的喜欢吃馒头,有时一餐好几桌,要做五六样,实在忙不过来就只好请人帮忙。

今年5月8日,央视10频道摄制组到襄阳古城边拍摄端公舞表演。秦大武夫妻俩应邀带着6名弟子来到襄阳市区,因演出要用的乐器和服装种类较多,只好请了一辆“面的”专车,来回车费1500多元,夫妻俩自己承担。

谈及今后的打算,秦大武夫妻俩表示,他们会保护好文化遗产,做端公舞传承的“顶梁柱”。

端公舞小百科

端公舞又叫“扛神”,也叫“做枯斋”,主要流传于南漳县薛坪镇一带。端公舞起源于楚宫廷舞,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端公舞兼收并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朴的风格,被誉为楚文化的活化石。

顾名思义,端公舞是被称为“端公”的人作歌起舞的一种歌舞形式。野史记载,轩辕黄帝战蚩尤于涿鹿,长期相持不下,有一个姓端的将帅把蚩尤打败了,轩辕缅怀他的业绩,就在“端”的后面加了一个“公”字,就成了“端公”。因“端公”生性爱说爱唱爱跳,所以就有“端公舞”。

(作者:南小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