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双角色,手脚都是戏,这就是......

在南漳

流传着很多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

比如之前为大家介绍过的

端公舞蚌壳舞刘海戏蟾

(点击上方蓝字阅读原文↑↑)

不过 今天

小漳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二鬼摔跤”

下面就和小漳一起来了解一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传二鬼摔跤源于汉,盛于宋,沿袭至今。“二鬼摔跤”最早是一种祭祀舞蹈,逐渐演变成民间舞蹈。二鬼摔跤的表现形式类似木偶。二鬼摔跤道具有两个鬼头,互相对视,有两对搭肩假手,还有两个假腿,道具“身子”上盖着掩饰性的服饰。表演者在表演时,双手各握一个假腿作为“一鬼”的腿,表演者的双腿作为“二鬼”的腿,通过表演者腿、背、臂的活动和综合利用戏剧、杂技、武术的推、踢、翻、滚、旋等动作的表现,给观众以两鬼打斗摔跤的喜剧效果。

二鬼摔跤表演时共分四段,第一段,地上摔跤,操作者运用推、踢、抱、压等动作表现二鬼抱着摔,你推我踢,互相压倒对方的摔跤场面。第二段,凳上摔跤,二鬼从地上摔至凳上,操作者运用蹦、跳、蹿、探海等动作,表现二鬼争凳、蹿凳、上凳以及你退我进,我进你退,互不相让,互不示弱的激烈摔跤气氛。第三段,桌上摔跤,二鬼由凳上摔到桌上,层层上桌、下桌,操作者运用翻、滚、旋、扫等动作,表现二鬼桌上摔跤的进退攻守,推、摔到桌沿,压倒翻滚,抱起旋转等惊险场面。第四段,二鬼由桌上摔到桌下。操作者运用快速推、踢、抱、翻、滚、旋等动作,把二鬼摔跤推向高潮。

最后,表演者开二鬼道具给观众亮相。原来,二鬼摔跤其实是一个人在表演。谜底揭开,很多观众会惊讶地张大嘴巴,从而显示出这种民间舞蹈的艺术效果和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鬼摔跤相关传说

相传,清光绪年间,夏邑县城经常发生闹鬼之事,夜深人静时,衙门内三班六房的衙役们睡得正香,突然,惊叫起来,有的叫得声嘶力竭,有的打得不可开交,整个衙门内乱作一团,搅得人心不安。城内南大寺和城隍庙数几十名和尚与道人为破此事,于中元节那天,用油纸扎灯笼、船、桥各百余个,放入城河,招引众饿鬼归宿正道。中元节戌时,超度鬼魂仪式开始,30名和尚与道人各列城隍庙两侧,焚香烧纸,口诵经典,把用油纸扎的灯笼、船、桥送入城河中,愿饿鬼归宿庙主。从此,农历七月十五放河灯便流传下来,成为当地的一种民俗活动。传至民国初年,这种超度鬼魂的迷信活动便演变成为传统民间一种娱乐性活动,每次放河灯规模庞大,观众有数千人。放河灯结束后,由城里民舞队为群众表演二鬼摔跤、高跷、鬼会等传统民间舞蹈。

来源:南漳发布   南漳旅游

(作者:南小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