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巡田开启数字化种植新模式

如今,现代智慧农业装备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当前小麦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县农业部门技术人员仅凭一部手机,就能实时“直播”小麦生长全过程。            

风吹麦田千重绿,清河管理区雷家巷村的2万多亩小麦目前已经进入拔节孕穗期。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地里新建的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网,让小麦生长的各项指标数据化。墒情怎样?缺不缺肥?有没有虫?一部手机便能得到答案。            

县耕地质量与植物保护站副站长朱大恒说:“地里这几个白色的大箱子,这是我们新建的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网,这里面有农林小气候信息化采集系统,还有病害监测预警系统,虫害的高空监测设备。现在是小麦病虫害防控关键期,这套设备能够为我们精准提供田间的温度、湿度,还有预警、病害的发生趋势,这个高空测报设备可以诱捕害虫,自动拍照识别害虫的种类、数量,实现精准用药。”

南漳县惠平农机专业合作社2023年流转了雷家巷社区的1400亩土地,用来种植水稻和小麦,两季平均亩产2300斤。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合作社先后实施了田块整治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土壤配肥工程建设。今年通过手机巡田数字化种植新模式,合作社的粮食两季亩产有望突破2600斤。            

南漳县惠平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银云说:“我们以前查看墒情、秧苗、病虫害情况,人都必须到田间里去,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查看数据还不标准。现在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农民只需要一部手机,在家里看着电脑,都可以监测到各种田间的情况。 ”          

4月18日,在惠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胡银云打开手机巡田,各种数据一目了然。半个月前,像短信提醒一样,手机巡田系统提示3号地块氮含量不足,胡传平及时补充了氮肥。            

南漳县惠平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银云说:“过去我们农户大多认为用的肥料多,产量就高,只有大水才能浇透。现在通过数据,我们农户的(施肥量)明显减少,每亩田可以省20%化肥还有50%的水。”

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县围绕农业机械重点环节,全面推动农机智能高效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77.4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9%,新增机具2700台,北斗农机智能终端达998台,有力促进了我县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李勇说:“我们针对农作物播种、田间管理重点时间,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农机操作员集中开展农机技术应用和安全生产培训,采取理论和实操的方式,提高机手作业能力,提升新型机具应用水平。伴随着精细化作业、自动化操控,数字基础设施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高速公路”数字化手段,也给全县农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确定性。”        

记者:王成波|见习记者:胡振兴 

编辑:符柳婵|责任编辑:卢珊娜/周尔华

审核: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