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公文箱,漫漫归国路

听众朋友您好,我是李四光纪念馆的赵曼,今天由我为您介绍一件我馆珍藏的文物。

李四光纪念馆收藏着一件磨损泛旧的牛皮公文箱。

1949年9月至1950年4月,正是它伴随着李四光踏上了漫漫归国之路。为何李先生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回到祖国?小小的公文箱里又能装些什么?今天的《藏品有话说》将为大家带来这件公文箱背后的故事。

那是在1949年9月的英国伦敦,李四光神情凝重,将重要的文章手稿、几本地质书、护照、几件换洗衣服及五英镑的旅行支票郑重地塞进一个小公文箱。接下来,他对夫人说:“我马上要从普利茅斯港离开英国”,并嘱咐夫人把原来买的船票退掉,先搬到剑桥和女儿一起住,等他的消息。

普利茅斯港是什么地方?根据李先生的说法,那是一个货运港,从那里乘船去法国的人比较少,不太容易引起注意。

但李先生为何需要如此隐蔽地离开?又是为什么要和太太分开,只带为数不多的行李匆忙离开?

这就得从1948年说起了。

1948年,李四光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到英国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会后便留在了英国,他时刻关心国内战事,每天都翻阅大量报纸,焦急地等待回国时机。

1949年4月,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临行前,周恩来总理指示郭沫若给身在英国的李四光带一封信,由郭沫若领头签署请他早日返国。收到祖国来信后,李四光十分激动,他立即预定船票,办好了过路签证。无奈事不由人,那时由英国到远东的船很少,最快也要半年后才能启程回国。

风云变幻,1949年9月21日,李四光还在急切地等待起程船期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各地报纸公布了第一届政协委员名单,李四光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列入名单。没成想,这却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

原来,驻英大使郑天锡接到国民党外交部密令,要李四光公开发布声明,拒绝接受全国政协委员职务,不然就有被扣留的危险。事发突然,李四光闻信当机立断,决定轻装简行、提前绕道出发,这才有了开篇他匆忙收拾公文箱的一幕。

归途漫漫,风波不断。李四光走后第二天,大使馆果然派人来找他,给他带来郑天锡的一封信和五千美元。

夫人告诉来人,李四光已经回国了,将信和钱款退还,并让他把李四光写好的信一并带回,交给郑天锡。国民党方面在得知李四光不辞而别、去向不明后,大为恼火,下令一旦发现李四光行踪,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李四光离开英国那一刻起,便与外界断了联系。1949年11月15日,周总理给新华社驻布拉格分社社长吴文焘发去一封电报,请他与捷克当局协调,保护李四光的安全。

但是11月27日吴文焘给周总理回电报“李四光尚无来捷消息”。按行程计算,已经是该到达的时候了,为什么还没有消息呢?

原来,由于无法办理签证,李四光没有从北边经苏联回国,而是经欧洲到香港,再从香港入境,费时远超预期。

李四光没有辜负祖国的信任。1950年4月,在爱国人士的帮助下,李四光终于与祖国寻找他的同志取得了联系。在见到迎接他的黎雪先生时,李四光激动地噙着热泪,深有感慨地说道:“我要是能早一些和你们在一起多好!这回无论如何要回来,一定要和你们在一起把自己的一切力量贡献出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学习,埋头做好工作。”

是啊,虽然他仅仅离开了两年,但这已经是两个时代的祖国!他眼前再不是那片满目疮痍,遍地战火的旧中国,他看到的是人民发自内心的笑容,听到的是充满朝气的声音,感受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新中国——是那个他16岁参加同盟会时所为之奋斗的新中国!

现在,回看这件伴随着李四光先生度过艰难险阻,终于回归祖国的公文箱,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他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呢?

(讲述、撰稿:李四光纪念馆 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