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板凳(上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

1969年10月18日,陈云带着工作人员一同踏上了从北京前往江西南昌的列车。火车经过两天两夜的行驶,于10月20日上午到达南昌。

陈云等一行到达南昌后,又辗转数日被安排在南昌郊区青云谱的福州军区干部休养所居住,并就近到相隔约一公里的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

1969年11月12日上午,陈云来到厂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很快和厂里的人熟络起来,最让工人们佩服的是陈云能说出每个人的名字。在厂里调查研究一段时间后,陈云想出去再看看。在参加完铸工车间木模二班的学习会后,陈云就对车间班长邹承标说,过几天准备去农村搞点调查研究。此时,刚与同事换完班下来的陈天赋,正巧听见了陈云与邹承标的谈话。陈天赋是车间里的青工,对于陈云这位和蔼慈祥的“大干部”,他是无比崇敬的。得知陈云两天后要去农村调研,陈天赋就想着做点什么。陈云的身体一直不好,农村条件又比较差,要是随身能带着折叠凳,这样无论走到哪里,累了,马上就有凳子坐下休息。说干就干,陈天赋下班回家后就开始制作小凳子。

第二天清晨,凳子的骨架已经初步完工,可上面需要有一块坚牢耐曲折、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帆布料做面。可这帆布上哪儿去找呀?要知道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就连一些生活必需品也是很难买到。怎么办呢?陈天赋碰巧遇到了大李师傅,大李师傅的帆布包恰好派上了用场。

有了大李师傅给的帆布包,凳子很快就做好了。第二天班组会上,陈天赋忐忑不安地将小板凳送给了陈云。陈云得知这是小陈师傅专门为他下乡制作的小板凳,如获至宝,拿在手上端详了半天,再打开试着坐了坐。陈云笑呵呵地对陈天赋说:“嗯,好,好。谢谢你,谢谢你啊!我下乡有凳子坐喽!”

之后,陈云带着这个板凳去了江西农村进行调查研究,这个板凳也见证了陈云在江西与工农情结的岁月。1972年陈云要回北京了,走时他将这个满载着江西人民对他爱戴之情的板凳也一起带上,并对着送行的人说:“我要把这只凳子带到北京去,给毛主席看看,告诉他这是工人师傅为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