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西伯利亚候鸟翱翔武汉天鹅湖

天鹅湖上候鸟起舞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黄士峰摄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吉晴 通讯员 汤志坚 实习生 赛萧鸿

跨越4000公里,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跨山越海飞到武汉。每年10月末至11月初,武汉东西湖区柏泉街的天鹅湖就会迎来北方的候鸟朋友。平静的湖面热闹起来,清脆的鸟鸣划破天空。

随着候鸟到来,柏泉街护鸟队开始忙碌起来,21位队员戴上工作牌,开始了5个月“候鸟保姆”的时光。

近2万只候鸟恋上天鹅湖

天鹅湖位于东西湖区柏泉街红星路府河大堤处,2006年有观鸟人士发现此处有大量天鹅聚集,天鹅湖因此得名。

湛蓝的湖水,黄绿色的浅滩,约4500亩湖内,密密麻麻的候鸟在此嬉戏玩闹。红星大队的老人们至今仍然记得,小时候,这片湖一到冬天就聚集大量的鸟类,那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群客人是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

在府河湿地,每年聚集于此的候鸟有四五十种、近2万只。11月10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了这处候鸟的天堂。站在河堤之上,鸟鸣声不绝于耳,远远望去,镜子般的湖面上是一个个小黑点,“你看,这些就是到南方来过冬的候鸟。”柏泉护鸟队队长汤国社说。

他拿出了高清望远镜让记者仔细观察,一群大雁此刻沿着浅滩觅食,天上飞机的轰鸣声惹得它们振翅高飞,“这里离飞机场比较近,噪音也比较大,但是候鸟却对天鹅湖爱得深沉,每年都会来,这里就是鸟儿们南方的家。”汤国社说。

从府河大堤往湖边上走,不时会遇到摄影爱好者。“候鸟来了,天鹅湖也开启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不少摄影爱好者和观鸟人都远道而来。”汤国社介绍,随着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大家都自觉在观鸟点拍摄,不打扰候鸟的生活。

除了摄影爱好者,志愿者也陆续来到了天鹅湖。彭淑芳和朋友们拿着工具在河边捡垃圾,“涨水期间,白色垃圾会飘到河边,枯水期显现出来,我们就来清理垃圾。”彭淑芳介绍,志愿者们遵守着天鹅湖的自然法则,尽量不发出较大的声响,也不携带火源。

21人护鸟队都是花甲老人

“汤队长,来领棉服吧。”在天鹅湖边一处板房外,柏泉护鸟队队员张加年通知汤国社领取今年过冬的棉服,“候鸟来了,我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为了让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客人安全过冬,张加年和他的20名队友开启24小时值守模式。

早上7时30分,护鸟队队员准时到岗开始巡护,一趟来回30公里。巡护时需要查看围网,向前来观鸟的市民宣传候鸟保护常识,劝导文明观鸟,沿途捡拾垃圾。不仅如此,还要随身携带望远镜,时刻观察湖面候鸟的情况,“如果有病伤鸟,及时上报进行救助。”张加年介绍。

今年是张加年加入护鸟队的第二年,他说,每年元旦前后,候鸟的数量达到峰值,而那时正值武汉严冬季节,湖面上寒风凛冽,“晚上巡视很冷,走一圈下来人都快要冻僵。”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为了保护候鸟的安全,天鹅湖24小时都不离人。

队长汤国社今年67岁,队员的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我年纪大了,眼睛不行了,准备再干两年退休。”汤国社最担心队伍老龄化问题,“说实话,我们这份守鸟的工作很辛苦,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加入,以后谁来守护鸟儿。”

今年9月份,武汉市第四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选中,柏泉候鸟守护志愿服务队申报的守护候鸟栖息地志愿项目,已成功入围十佳志愿服务项目,“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天鹅湖的候鸟保护,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汤国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