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南漳!

小漳的朋友们,

大南漳,

相信大家都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吧~

不过今天,

小漳还是要为大家全方位介绍一下咱们南漳~

这里在汉水之南,荆山之东麓。

她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三国故事的源头,也是和氏璧的故乡,曾孕育出和氏璧的千秋史话;这里是三国故事的源头,三国时期众多历史人物涉足于此;这里是红色的土地、革命的摇篮;贺龙、李先念、马识途等著名人士在此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南漳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襄阳市辖县之一;这里东临宜城,西接保康,东北与襄阳为邻,西北同谷城接壤,南依远安,东南与荆门毗连。

据《中国地名辞源》记载,县以境内古南漳水(今漳水)而得名;乾隆《襄阳府志》:漳水,县南一百里,源出荆山,县之立名以此,南漳者以别于浊漳、清漳也。《禹贡》载“南条荆山,漳水所出”,另据《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八经》记载:南漳即为“南条荆山,漳水出焉”之意;有南漳即为“南条荆山,漳水所出”简称之说。

史载公元前11世纪初,楚国先祖熊丽率族众南渡汉水来到睢山(今县城西北主山寨);《墨子·非攻下》载:昔者楚熊丽始讨此睢山之间。此后楚人熊绎建都于荆山之下,史称熊绎丹阳(今南漳县城一带);《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楚人在此生息,发展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这里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100多年;据考证,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商朝境东北有卢戎国。西周封国有卢、罗、楚三国,春秋时境内为古楚国、罗国、卢戎国等。秦朝设伊庐县。两汉分秦之伊庐县置中庐县、临沮县,三国因之;建安二十五年(220)秋,中庐县归附东吴;同年曹魏置沶乡县,又作祁乡县、祁阳县,治南漳县西南。

晋增设上黄县。南北朝时期,境内曾置南襄郡、南襄阳郡、安定郡、归义郡、武泉郡等五个郡治。西魏置重阳县。北周废上黄县,改重阳县为思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思安更名南漳县。唐贞观八年(634)南漳并入义清。开元十八年(730年)复南漳县。北宋宣和初属襄阳府。南宋绍兴五年(1135)中庐县并入南漳县;移治中庐镇 (今南漳县东北旧县铺)。明清属襄阳府。1914年属襄阳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83年属襄樊市。

南漳是湖北省37个山区县之一,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她地处江汉平原北缘,秦巴山系东缘;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峰三尖山海拔1570米;境内水资源丰富,古有“四十八大泉、七十二河堰”之称;有潍水、蛮河、漳河、沮河四大河流,其中蛮河春秋时称夷水,是南漳第一大河。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

这里物产丰富而享有金南漳盛名,是全国十大食用菌商品基地县;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64.6%。银杏、红豆杉、白皮松等珍贵物种蕴藏其间,麂、獐、獾、鲵等稀有动物得以保护繁衍。土特产品十分丰富,蚕茧、银杏、板栗、核桃、香菌、木耳、柑桔以及天麻灵芝、杜仲、枣皮等名贵中药材十分丰富,尤其是蚕丝、木耳、银杏在明清时期就享誉海内外。还有煤炭、磷累托石、伊利石、重晶石等矿产,非金属矿产优势明显;有稻、小麦、芝麻等农产。

她是革命老区,是鄂西北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襄阳市中革命遗址最多的区县。境内清山秀水、山川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著名景点有:中国有机谷、水镜庄、龙王峡漂流、春秋寨、香水河、七里山森林公园、普济寺等。

她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廊道”,留下的不止有好山好水,还有这些多彩神秘的风情民俗。端公舞、沮漳巫音、东巩高跷、闹年锣鼓等多彩的风俗文化给南漳打上了“神秘”的标签。

她很多特色美食深受老百姓以及外地游客的喜爱,比如猪油饼、八大碗、豆腐面。

祝福我们的家乡以后越来越好~


(作者:王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