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活宝贝”:“呜音喇叭”余音绕梁

南小漳的朋友们

我们南漳有很多流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一起来了解呜音喇叭~

↓↓↓

呜音喇叭


呜音喇叭属道教音乐,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原为楚国宫廷音乐,创始人为宫廷乐师师旷,后流传到民间,传统曲牌约一百多种。现主要盛行于南漳县巡检镇峡口及保康县与峡口接壤地区,是楚文化的活态遗存,因而史学界称它为楚乐的活化石。音喇叭主奏乐器有:长号、喇叭、边鼓、包锣、大钹、小镲、勾锣等。常用曲牌分两种情况。一是喜事用喜调。如娶亲调、虎报头、何仙姑等。二是丧事用悲调。如上山坡、叶叶落、普天落等。呜音喇叭对演奏曲牌遵循着严格的祖训,即:“进门不吹叶叶落,出门不吹上山坡”,须按喜事或丧事的规矩和既定套路演奏,不得逾越。目前,活跃在巡检镇峡口一带的“呜音喇叭”班主要是文家垭村刘氏家庭班与郭家湾班,已传承6代。


起源

《左传・哀公六年》记载: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古沮水、漳水发源地都在南漳县西北和保康县东南的山区,二水均从呜音喇叭分布地区——巡检镇流过,在当阳汇入沮漳河而注入长江。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楚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的地方。先秦典籍《尚书・伊训》载:“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楚人是从夏民族中分化出来的,于殷商时期逐渐由黄河流域向南发展,西周时期迁徙至荆山而建国,并不断向东南扩张,成为泱泱大国。他们长期保持着氏族社会遗风,如王逸注的(楚辞章句》有:楚地“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说明楚地盛行巫风,能歌善舞。从熊绎的“守燎以祭天”,楚灵王的“躬执羽绂,起舞坛前”,楚怀王的“欲以获神助,却秦师”的记载看,楚国宫廷巫祭之风盛行,伴随巫祭活动的巫音也得以发展、兴盛。巫音不仅盛行于宫廷也盛行于民间,以至秦汉以来,巫祭之风经久不衰。


主要特征

呜音喇叭属楚国早期宮廷音乐,其音乐结构与《九歌》《离騒》近似,分头、腰、尾三段式结构,在古代宫、商、角、徵、羽中,音喇叭音乐的主音是徵音,即“5”作为它的基音,据《史记》记载,徵是旺盛、向上的意思,也是红色的意思,楚人崇拜火,尊重火神为祖先,选择徵音,符合楚人的精神,极具楚文化的特色。楚人有崇巫尚神的民间风俗,呜音喇叭的曲牌与丧葬、婚俗、节庆和祭祀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有较固定的曲牌。从吹奏的独特技艺上,表现出了楚人崇火向上的精神,是其他喇叭吹法没有的,演奏方法是口音、手音、揉音的有机配合。当“5”出来后,用“6”音作颤音,需早或晚一点,或放指或用指肚盖严,艺人们叫揉音,且是颤与揉的结合。口音是控制音量,适时需要气力“硬”起来到顶峰,但又恰到好处,且不可过急。此绝技是好多学习音喇叭四五年的艺人都达不到的。



包锣是音中最具特色的打击乐器之一,在民间打击乐中十分稀有,在呜音喇叭中演奏的次数也不多,却敲击在十分重要的音位,一声“崩”,体现出一种极其神秘的色彩。呜音的乐器,较之一般的吹打班来说,显得有些多而杂,是古代一种神乐观念的反映。先民们认为音乐有呼风唤雨、驱魔祛病的神力,所以用它来降神、事神、娱神,特别是使用一些特殊的乐器,以渲染其神秘的气氛,引发人们的幻觉与感情,达到祈祷祖先神灵保佑的目的。


社会和学术价值

音喇叭符合楚人的欣赏情趣,适应楚人的生活习俗,有着生存的肥沃土壤,有着极高的欣赏、实用与社会学术研究价值。现存的80多种音乐曲牌对楚国早期宫延音乐研究以及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非常珍贵的资料研究与借鉴价值。


呜音喇叭传承人

刘国福、刘国武。

传承方式

两千多年来,音喇叭无乐谱记载,全凭一代一代的乐师口耳相传,过去是传内不传外,现代已经打破了规程。传承的步骤是先哼口诀再试吹。

主要器具

一、吹奏类

1、长号。铜器,吹奏乐,规格为长160公分。

2、喇叭。铜器,吹奏乐,规格为长54公分。

3、地号。铜器,吹奏乐,规格为长约80公分



二、打击乐类

1、边鼓。使用牛皮制作,打击乐,规格为直径20公分。

2、包锣。铜器,打击乐,规格为直径33公分。

3、大锣。铜器,打击乐,规格为直径42公分。

4、大钹。铜器,打击乐,圆形,规格为直径40公分。

5、小镲。铜器,打击乐,圆形,规格为直径16公分。

6、小锣。铜器,打击乐,圆形,规格为直径17公分。





(作者:王夏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