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故里发现两块清代木匾!“割肝救母”,有了新证据……



和氏璧故里新发现!

3月14日,在南漳巡检镇龚家坪村民协研究人员在查看新发现的清代木匾。


南漳是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元朝时朝廷规定作为中国儿童启蒙教材之一的《二十四孝》,其中“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不仅如此,这里还生活过两个大孝子,其一为“走马荐诸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谋士徐庶,再就是“割肝救母”名为刘大学的孝子。


刘孝子割肝救母的故事发生在南漳县巡检。此故事在举世闻名的和氏璧故里,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巡检玉印岩石窟寺里树立有“刘孝子割肝处”石碑刻,它记载了刘孝子割肝救母的故事。而且他割肝救的母亲并非生身母亲,而是继母,孝心尤为可嘉。


最近南漳县民协在
一次孝文化采风活动中
又有了新发现:

在距玉印岩石窟寺
不远的龚家坪村的一位村民家中
还发现了 朝廷为表彰“刘孝子”孝行
颁发的两块木牌匾



其一较大,长200厘米、宽50厘米,厚12厘米。

上有“婺辉藜阁”四个鎏金大字即光耀门第、蓬荜生辉之义,木匾上下边缘分别雕有十分精美的“二龙戏珠”图案。





另一块略小,上书“其孝可风”四字,意为刘孝子的孝行可作为风范。题额为:钦加同知衔知南漳县事加二级;落款为:孝子刘大学 光绪三年岁次丁丑秋月谷旦。



其意为具有同知衔(明清时期的官名,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比知县高两级)的南漳县知县,光绪三年秋月吉日为孝子刘大学题刻授匾。



此木匾,经与玉印岩石窟寺“刘孝子割肝处”石碑刻比照,其落款时间完全一致,同为光绪三年,即1877年(丁丑年说明它们是同时由朝廷制作的。



收藏木匾的村民为一年近七旬的老太太。经访问得知,此老太太为刘姓,此木匾是其祖上传下来的。它说明孝子刘大学即是其祖先。又经过查询资料得知,光绪三年的南漳县知县为陈祖心。     


此木匾的发现
既佐证了玉印岩石窟寺
“刘孝子割肝处”石碑刻
所载故事的真实性而非杜撰
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
作为孝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
南漳县的孝文化遗存



(作者:南小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