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高新区培育梯次科技企业群

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科技企业达218家、拥有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81家、已认定44家瞪羚企业及潜在瞪羚企业、助力有潜力的科技企业成长为独角兽……近年来,襄阳高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建设“创新驱动引领区”的发展定位,加快创新主体培育,通过分类指导、差异扶持、扩量提质,不断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成长链条,培育一批梯次科技企业群,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营造创新主体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重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为鼓励初创期科技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襄阳高新区每年从科技经费中列支300万元专项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推动一批中小科技企业成长为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襄阳高新区已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科技企业数量达到218家,居襄阳市第一。

襄阳高新区不断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为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孵化场地、创业辅导、信息共享、仪器设备共享等系列服务。如今,襄阳高新区已打造以襄阳科技城、汉江创业创新产业园为代表的综合性双创载体,集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加速等功能于一体;形成了以襄阳人才超市为代表的活动聚合型双创载体。目前,襄阳高新区已建设各类创新创业载体36家,孵化面积超13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100余家。

同时,襄阳高新区将中小科技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的重点对象,实施重点指导与帮扶,以高企认定标准为指引,引导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向中小科技企业集聚,推动中小科技企业向囯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发展。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

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襄阳高新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2018-2020年,襄阳高新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为227家、252家、281家,年均净增18家,年均增长率达11.3%,总数占襄阳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量的43.7%。

以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产品为支撑,襄阳高新区已形成以风神汽车、东风股份为龙头,康明斯、新火炬等众多企业构成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以航宇公司、航天42所为龙头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以大力公司、追日公司等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的电机控制集群;以南车工业园、金鹰工业园等为核心、以中国南车集团襄阳电机为重点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革新,研发出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或产品。东风电子和东风电气合并后,开发新的整车电驱动,使其在整车电驱动器行业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大力电工襄阳股份自主开发的钒电池储能系统,已申请专利60项,先后在国内外开展近20个钒电池储能系统示范工程。

打造瞪羚企业培育工作体系

2020年,襄阳高新区启动瞪羚企业培育,制定《襄阳高新区(自贸片区)瞪羚企业和潜在瞪羚企业认定及培育办法》,着力打造“一个榜单、一个平台、一场峰会、一批场景、一个品牌”的“五个一”瞪羚企业培育工作体系。

目前,襄阳高新区已认定44家瞪羚企业及潜在瞪羚企业,其中瞪羚企业25家,潜在瞪羚企业19家。2019年,44家瞪羚企业群体合计实现营收58.08亿元,同比增长21.20%;合计完成税收1.3亿元。瞪羚企业以研发驱动高成长,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2019年,瞪羚企业群体合计实现研发投入2.31亿元,同比增长9.71%;瞪羚企业群体合计拥有专利授权774件,其中发明专利67件。

瞪羚企业成为引领襄阳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涌现出超卓航空、嘉辐达节能等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以及淘大集、易景网络等数字经济领域新锐企业。

在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瞪羚企业积极引入海外科技资源,推进海外布局。超卓航空成立襄阳首家湖北省外国专家创新示范基地,为外籍专家引进和国际技术合作打造平台;美利信在德国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推进与世界500强企业客户的同步研发。

开展独角兽企业引育工程

鉴于独角兽企业具有估值高、业绩增长快、创新能力强、行业领先等特点,襄阳高新区对独角兽企业坚持“引育并重、以引为主”,计划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领域,瞄准国内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大力开展精准招商,根据独角兽企业职能在全国的区域布局,引进独角兽运营、研发、制造等分支机构,打造独角兽企业的第二总部。

在独角兽培育上,襄阳高新区重点培育东风海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有潜力的科技企业,助力其未来成长为独角兽。据悉,东风海博成立于2018年9月,由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新能源车辆运营规模排名全国第二,储能装机量排名全国前十。2020年,东风海博实现销售收入3.29亿元,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5亿元,累计销售收入50亿元。该公司正在新建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总成生产基地,项目落成后将填补襄阳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和储能产业的空白,推动襄阳汽车工业多元化和清洁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