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棉袄见证战火中血浓于水的深情(江苏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全面打响。家住山东乐陵的农民石连生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放下农活,加入支前担架队,任渤海一分区第一担架团二营六连三排八班班长。

那时正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临行前,妻子特意为石连生做了一件衣长过膝的棉袍,厚实暖和,希望能帮他抵御前线的严寒。然而,上了战场,这件长棉袍却成了战士们的“救命稻草”,石连生害怕伤员冻着,主动把棉袍盖在伤员身上,他自己冻得直打颤,却毫不在意。棉袍一次次见证了石连生的奋不顾身和无私奉献。

一次,解放军阵地遭到了猛烈的炮火轰击,石连生率领担架队员在前线抢送伤员。一位士兵大腿被子弹打穿,血流不止。此时,前线到营包扎所的道路都被截断,后续部队增援受阻。眼看着受伤战士不能得到及时抢救,石连生心急如焚,手边却没有包扎物资。情急之下,石连生迅速把新棉袍的下襟处撕开一个大口子,扯下大块棉花,为伤员擦去泥土和血污,又撕下袍襟布为他包扎止血。

石连生视战士为兄弟,甚至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之举。一次夜间抢救伤员,石连生像往常一样从棉袍上撕布条为伤员包扎。包扎时,他发现一位重伤员腹部胀得厉害,大小便不通,生命垂危。由于离卫生所远,没有导尿和灌肠的医疗器械,别无他法可想,石连生立刻俯下身去,用嘴给伤员吸小便,用手指给伤员抠大便,用棉袄的棉花擦拭,成功挽救了这位伤员。

没有人统计过他抢救运送了多少伤员,只有他身上的那件棉袍不断变薄、变短、变破。到战役结束时,那件过膝长袍已不复原样,成了一件破旧短袄。战后,石连生被评为“特等支前功臣”。1951年,石连生应邀赴京,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

如今,这半截棉袍作为国家二级文物,被陈列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它残破的下摆是一次次战火纷飞中,军民一心、血浓于水的深情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