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红旗渠”——浙江省衢州市乌溪江引水工程(浙江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

在浙西南金衢盆地,一股清澈的水流从乌溪江源头出发向东跨越衢州、金华两市五个县(市、区)的20个乡镇,滋润灌溉了72万亩农田,为渠道沿线65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它全长82.7公里,其中衢州境内53公里,金华境内29.7公里,飞过灵山江,跨过10条溪,穿过18座山,越过50多处大型建筑物和340多处小型建筑物,是集农业、工业、生态、发电、防洪、旅游和人民生活用水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农田水利工程。它就是乌溪江引水工程,是浙江省“八五”重点工程,被誉为“江南红旗渠”。

复杂的地形成就了衢州的好山好水好景色,但也给衢州人民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天灾”。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秦中吟·轻肥》中就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记录了衢州大地遭受干旱的情景。“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似乎成了衢州人民绕不开的“天命”。而改变衢州人“干旱天命”,拦江筑坝开渠引水,将乌溪江的奔流江水送入衢州的久旱龟裂土地的正是衢州市乌溪江引水工程。

1989年8月8日,乌引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在以改革先锋谢高华等一大批“乌引人”的率先垂范下,衢州人民风雨兼程战山河,双手凿开千层岩,用4年多艰苦的“逆天改命”创造了奇迹。4年间,衢州人民投入1000余万个工日,在53公里的总干渠上开凿了18个隧洞,架设了6条渡槽,建成了5处倒虹吸,还完成了430多处小型建筑物,挖填土石方总量达730余万立方米,基本完成了衢州市范围内工程总干渠的建设任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乌引精神随之孕育而出。

乌引工程建成后,衢州南部农田干旱的历史从此结束。滔滔江水灌溉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11个乡(镇),为沿线东港、沈家、下张和龙南等工业区供水,从根本上解决了衢州市南部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为衢南23万亩农田送去清泉,25万亩荒山和河滩得到开垦,20余万居民获得清洁而充足的饮用水;为东港、沈家、龙南、湖镇等开发区提供优质水源,仅沈家开发区,乌引每天供水1.2万吨,保证了1.2万人250多家工商企业的用水需要。沿线农民连年受益,仅龙游詹家镇一年就增产粮食120万公斤,经济作物增收100多万元。

乌引工程建成运行30多年来,灌区累计引水达25.8亿立方米,其中向金华供水1.5亿立方米,乌引工程已成为衢南经济发展的一条命脉,其水资源也成为衢州市招商引资、工业发展的优势,为衢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