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

张伯简(资料照片)

张伯简,字稚青,名庚喜,别名红鸿,1898年生于云南省剑川县,白族。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为追求真理,张伯简辞去在滇军中的军需官职务,远渡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张伯简参加了由赵世炎、李立三、刘伯坚等人组织的“劳动学会”的活动和法、德两国工人运动,在斗争实践中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冬,张伯简在德国柏林加入共产党。

1922年6月,张伯简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在巴黎共同创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被选为组织委员。他身在异国,却时刻关心家乡的革命,写信给云南学联,鼓励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同年秋,张伯简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长为一个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4年秋,张伯简回到阔别5年的祖国,受党的指派在上海和京汉铁路从事革命活动,继而从事党的宣传工作,任中共中央出版部首任书记,负责过党刊《向导》和《中国青年》的编辑发行工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他在上海写给故乡亲人的信中说:“甫至上海,即为团体工作羁滞,责任所在,义不容辞。”“伯简现在和将来,都要从事民族革命工作,生活早东暮西,实无法顾及家庭。”

1925年秋,张伯简被调往广东广州担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两广区委军委书记,兼任黄埔军校教官。毛泽东还聘请张伯简为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1926年8月,张伯简任党中央罢工委员会书记,与邓中夏、苏兆征等一起领导策划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正当他和同志们全力投入省港大罢工时,因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引发了肺病,倒在了罢工斗争第一线,终因医治无效病逝,年仅28岁。1945年4月1日,周恩来亲笔为张伯简填写了《广西内战时期牺牲干部登记表》。

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张伯简还努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他编纂的《社会进化简史》一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我国较早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理论著作,在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起了重要作用。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社会进化简史》被列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将《社会进化简史》列为学习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史的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