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声国内外的南漳“活宝贝”:薅草锣鼓

来源:南漳发布

小漳的朋友们,

我们南漳有很多流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不久,

给大家介绍了南漳非物质文化遗产—呜音喇叭,

今天跟着小漳一起了解薅草锣鼓~

↓↓↓

薅草锣鼓

历史渊源

《吕氏春秋・古乐》)载,在原始社会里的一个叫“朱襄氏”的时代,“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于是,人们“作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到了西周时期,人们又在“作五弦瑟”基础上增加了琴、鼓之类的乐器。《诗・小雅・甫田》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琴瑟击鼓,祈求田祖的恩惠,成为西周时期黄河流域的习俗。周成王时“封熊绎于楚蛮”,楚建都于荆山,在南漳活动历17代君王,三百多年历史。楚先民曾事周王,长期与华夏先民交往,吸收了华夏的先进文化。他们从中原来到荆蛮之地,把黄河流域的“琴瑟击鼓,以御田祖”带到了荆楚之地,并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相融合。楚人崇巫、崇鬼、崇神,祈盼着神灵的保佑,且喜歌善舞,于是,荆楚一带就有了“击鼓御田祖”的习俗,即通过击鼓唱歌祈求山神、田神、土地神等神灵保佑所耕之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内容至今在《薅草锣鼓》的表演中仍然有所表现。

《薅草锣鼓》原始叫“敲铁”,是楚人“刀耕火种”时期集体劳作的产物。楚人初到荆山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在“开生田”中,先是漫山遍野砍荒,然后点火烧荒,为消除劳作的疲惫,产生了锣鼓并用的”击鼓御田祖”,几百人对着大火敲着鼓和锣兴奋地演唱。后来,就演变成了一种“挖生田”等田间劳作必备的歌唱艺术形式。

基本内容

《薅草锣鼓》是人们在田间劳作时用来助兴、助乐、鼓劲的歌唱艺术形式。由两人打唱,一人持锣,一人挎鼓,采取对唱合唱,有时为造声势和以尾声。劳作者每满15至20人可增加一面锣,即一个打唱班子,随着人员的增多有“三面锣”甚至是“五面锣”的,但都是各打各的,各唱各的。歌词的内容以唱古为主,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明清年代。如“自古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曹操是奸雄,领兵下江东,江东的人马广,个个是英雄”等。唱词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物、花鸟鱼虫、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歌词形式有五言式、七言式、五五七五式、七七七五式、七七七七五式、七言五句式、五五七式、五七七式、十字句等。表演程序分两部分,即上午是:牌子(锣鼓闹台)、开工号子、请神、扬歌、长溜板。下午是:牌子、晌牌子、敬神、阳歌、闹晌、长溜板、送神、煞锣鼓。牌子即锣鼓闹台,有猛虎下山、七千子、冷水清、野鸡爪、匍蛾扑水、步步紧、奥八钗、十一钗、麻雀洗澡、钻山龙、丁邦清、幺二三等。田间曲牌有连山号子、半山号子、满山号子、独古挺身、长流板、桃腔、桃汉腔、赞十字、倒十字、吞汉腔、四平腔、汉腔、接断桥、风山雀、锤金扇、倒采茶、天又天、对子歌等。

打锣鼓的人有的彼此并不认识,上去后得先“扬号子”再“约书”,然后唱正本。在“约书”的过程中,首先是谦让,然后才能达成唱哪一段的协议,因此歌手们总是边打边唱边创作。如“二人打了这一阵,来给大家提精神,久闻久闻又久闻,听说你是说书的老先生,不管你把那朝进,我只能给你打个哦嗬声”。“今天不把别的唱,先把桃园三结义说端详”。两人一问一答,妙语生花。

相关制品及作品

一、相关器具主要有:

1、筛锣:直径38公分,也叫柴锣或大锣,主要用于伴奏。

2,鼓:直径25公分,厚18公分,挎于腰间,以手持双槌敲击。

3、锄头:即农田用的锄头,扛在肩上,锄把一头挎锣,锄头一头用红布扎一个大红花,两头平衡。

4、服饰为一般荆山土著人的对襟布扣衣裳,缠头巾。

二、相关作品主要有:

《黑暗传》《八仙传》《葫芦记》《千百纂》《凤凰记》《西汉》《东汉》《三国演义》《说唐》《说岳》《九头案》《纲鉴》《窦娥冤》《二度梅》等。

传承谱系

1975年左右,南漳县有200多个薅草锣鼓班子,到如今尚有近20个班子。目前比较活跃和出名的有长坪镇李树林班子、肖波班子,肖堰镇都启文班子,巡检镇不二坪班子、刘国家班子,板桥镇宋家坪班子、陶怡典班子、彭水锡班子等。其技艺大部分为师徒相传,以歌会友,也有家传。如李树林的太爷李升公就会唱山歌,李树林13岁从艺,师从当地颇负盛名的父亲李德仁和张高云、谢其海、熊修香、熊修古等人。都启文1938年跟随伯父学艺,1970年传给王顺刚。彭水锡1961年即跟随大伯彭开哲、父亲彭开江学薅草锣鼓。他们班子能唱长篇古书《西汉》《东汉》《说唐》《说岳》《三国演义》《二度梅》等。

李树林,男,生于1942年2月19日,小学文化程度,长坪镇朝阳村二组农民。李树林天资聪明,对薅草锣鼓的历史内涵有很深的领悟。他嗓音洪亮,完全是原生态唱法,精通三十多种唱腔曲牌,其唱腔具有浓厚的楚风楚韵特征,令当地群众无比敬仰。五六十年代,是薅草锣鼓鼎盛时期。李树林14岁逢“大跃进”时期,曾参加了“三面锣”表演,当时有120多人集体薅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荆山薅草锣鼓被斥为封建迷信受到打击。他时任大队会计,不能从事山歌表演,只好将薅草锣鼓手抄书夹在账本中,藏在柜子里,得以保存下来。1983年后开始表演,由于现在以家庭为单位劳作,同时下地劳作人数多的情况少,表演的机会也相对较少,但由于他表演的水平较高,表演活动范围较广,在南漳、保康、远安等县享有名气。2006年,他与肖波参加了襄阳市“唱响襄阳”歌手比赛,演唱了《薅草锣鼓》,获“50强”荣誉称号。

肖波,男,1974年8月23日生,小学文化。肖波14岁即1988年跟爷爷肖德礼学艺,第三年在本村龚家湾为主人家肖德刚130多人薅玉米草打了一次两面锣,1992年被请到李庙镇打了一次两面锣。爷爷过去有多本繁体书,都是草锣鼓演唱的,肖波将一部分抄成简体的,现在肖波抄写的演唱词有2万多字。肖波道具齐全,嗓音质地很好,音色清脆高亢,且完全属于原生态唱法,除在本地演出以外还经常到保康、谷城、远安等县表演。他与李树林参加了襄阳市“唱响襄阳”歌手比赛,演唱了《薅草锣鼓》,获“50强”荣誉称号。

王顺刚,男,1958年生,肖堰镇观音岩村村民。1970年跟都启文学艺,能唱《三国演义》《说唐》《说岳》等。

主要特征

第一、《薅草锣鼓》是楚人“刀耕火种”“击鼓御田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古朴、幽默、活泼的特色,它的形式像曲艺,内容广泛。虽然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但都没有离开刀耕火种和以文化形式消除疲劳的核心内容。

第二、薅草锣鼓班子随着时代的变迁,由曾经一度沉寂逐渐转变为活跃,表演人员属半职业性,传承的主要方式为本姓单传,口耳相授,有流传的手抄本。

第三、薅草锣鼓内容丰富。唱古道今,唱景唱情,唱礼唱孝,还随时可以即兴见啥唱啥。

第四、表演比较随意,边唱边击乐器,有时还夹以对白。

第五、表演《薅草锣鼓》的主要目的发生了变化,现在是为了鼓舞斗志、减轻疲劳,让繁重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起来,调动劳动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第六、音乐形式属于联曲体的曲式结构,即以单曲体式的民间音乐按一定的次序先后连缀演唱,以单一体调式为主,以锣鼓板连接。其音阶调式多为五声音阶,常见的有徴、羽、宫、商四种调式,其中以徴调式为主,羽、宫调式次之。从音域上看,一般单曲大多在八度以内,且音域多在f—f之间。音域在八度以上的单曲多是一些即兴插入的民歌。在旋律上多为五声级进,曲调运动委婉舒展,情感细腻、温和。旋律简朴,线条清晰,能充分表达山区群众淳朴的品格。乐句的旋律线多呈“抑一扬一抑”进行,符合语言运动声调规律,保留着上古遗风,是古老的原生态唱法。

(作者:冯玺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