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军旗诞生的铜元(江西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

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付给裁缝朱菊英制作军旗劳务费用的当二十文铜元共七枚(国家二级文物)

铜元,是博物馆常见的收藏展品,因为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显得尤为珍贵。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中,就珍藏着一组铜元,共七枚,铜元直径3.1厘米,厚0.1厘米。它们制式普通,经过了几十年的风侵雨蚀,表面已经附着一层锈蚀,但因为被烙上了革命印记,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

90多年前,一双布满了做针线活扎伤的伤痕的手,从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战士手中接过了这些铜元,也正是这双手赶在秋收起义前缝制了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而这些铜元,就是江西修水裁缝朱菊英缝制军旗的劳动报酬。

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为什么会选择在秋收起义中打出我党武装斗争的第一面军旗呢?这面旗帜又是由谁设计的呢?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宣布“分共”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准备发动起义,命令在武汉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警卫团赴南昌参加起义,警卫团在开往南昌的途中,南昌起义就已经爆发了,很快起义军就撤出了南昌,警卫团没有赶上南昌起义,辗转到修水休整待命。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汉口召开了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也就是“八七会议”。这次会议确认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而且制定了秋收起义计划。毛泽东同志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8月中旬,警卫团获悉了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同时接到了中央军事部的指示,组建工农革命军。于是,8月底,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浏阳工农义勇队三支部队的领导人在修水山口万寿宫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把三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武装起义打什么旗帜至关重要。在此之前,新生的工农革命军并没有自己的旗帜,南昌起义中,为了团结国民党左派,起义部队使用的是国民党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打出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湘赣边界组织和领导秋收起义,在8月18日举行的湖南省委会议上,毛泽东坚决主张,秋收起义应当“高高打出共产党员的旗子”,他以湖南省委的名义写信给中央提出,国民党的旗子已经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新生的人民军队,需要打出自己的旗帜。于是,设计军旗的任务,就落到了时任第一师师部参谋长何长工以及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的肩上,接到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后,三位年轻的军官非常激动,也为如何完美体现军旗所要表达的内涵而发愁。最后,何长工有了新的想法,他曾在法国留过学,见过苏联军旗的样式,所以他提出借鉴苏联军旗的表达方式,来设计我们的军旗。旗幅为红色,象征革命;中央为白色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星内嵌有交叉的黑色镰刀,斧头,象征工农大众紧密团结;旗左边白色套管上竖写“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整个旗帜的含义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一面凝聚工农革命意义的军旗就这样诞生了。

样式确定之后,师部决定连夜赶制100面军旗。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之下,为任何一个政党做军旗,都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有一名余姓的老裁缝,被国民党军阀抓去做旗子,做得慢了一点点,就被打得遍体鳞伤。我们的军旗要请裁缝来制作,裁缝心里也很害怕。因为之前了解到这支军队非但不欺压老百姓,还给老百姓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军人们说话都非常温和,几位裁缝同意参与制作军旗。

军旗制作的过程紧张而秘密,梁幼陶、朱菊英等裁缝叫来不少缝补女工帮忙,整整干了几个通宵,赶制出了100面军旗以及大量的红袖套和识别带。据参与军旗制作的裁缝回忆,那个时候,裁缝们白天是不敢做的,只能晚上偷偷摸摸地做,在完成赶制任务后,许多人回到家连脖子都抬不起来。秋收起义之后,因为有人告密,他被抓进了大牢,在大牢里面,经历严刑拷打,他始终也没有说出制作军旗的事情。

紫花摇曳绽放,军号嘹亮回荡。1927年9月9日清晨,惊天动地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誓师大会在修水县城的紫花墩操场举行,随着宣告秋收起义爆发的枪声响起,一面面鲜红的军旗在修水的上空迎风飘扬,在滚滚红流中,毛泽东吟就了著名的《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官兵在军旗的指引下,奋勇前进的雄姿,此后,中国工农革命军的军旗样式做过多次修改,但组成军旗的基础图案,五角星、镰刀、斧头或锤子和鲜红的颜色却一直没有变,直到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命令,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及军徽样式,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底,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经过长期的奋斗正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全国。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自己统一的军旗。

秋收起义前夕,参与赶制军旗的裁缝朱菊英收到报酬之后,便将铜元小心翼翼地珍藏在家中,最困难的时期也舍不得使用。1977年,朱菊英的儿子将这些铜元捐献给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

今天,透过铜元上层层的锈蚀,人们仿佛还能看到一面面红色的旗帜、一条条红色的识别带、一个个红色的袖套在飞针走线中制成,还能感受到人民军队和百姓的鱼水深情。在第一面军旗的引领下,人民军队拿起武器,奋起反抗,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以斧头劈出新世界,用镰刀割断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