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著话剧《屈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报送)

郭沫若著话剧《屈原》,纸质,纵18页,横12.8厘米,共162页,上有“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三月初”字样。该剧本由郭沫若赠《屈原》导演陈鲤庭,内有郭沫若修改手迹,封面右上角有郭沫若题写关于排练的内容,封面左下方有陈鲤庭签名。1986年,陈鲤庭将它捐献给重庆市博物馆,现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国民党政府却发动了“限制异党”的活动,尤其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严重了破坏了两党合作抗日统一战线,之后又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五幕历史剧《屈原》。剧本描写了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与楚怀王、南后等人的卖国行径进行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屈原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斗争、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通过屈原对楚怀王甘心投降的谴责,以炙热的爱国主义激情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对内积极反共,迫害抗日志士的政治阴谋。

《屈原》从剧本到舞台,遇到重重阻挠。周恩来指示文工会副主任阳翰笙:《屈原》的演员要配置最强有力的阵容,以保证演出效果。中华剧艺社承担排演任务,导演陈鲤庭,演员有金山、白杨、张瑞芳、顾而已等等。1942年4月3日,《屈原》在重庆国泰大剧院首次公演,引起热烈反响。

郭沫若在历史剧中大力彰显民族气节,“这个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在第二场《雷电颂》,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里的多段抒情独白。他呼唤着咆哮的风,去“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他呼唤着轰隆隆的雷,把他载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地方去;他呼唤着闪电,要“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诗人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屈原以叱咤风云、气吞山河之势,将自然界的风、雷、电都化成他手中的长剑、心中的利器,要把统治楚国的黑暗全部驱散,全部消灭。屈原的诅咒黑暗、呼唤光明的“雷电颂”,更是喊出了当时人民的心声,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应和效果。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如同一道耀眼的闪电,刺破政治阴霾,它也冲破了国民党对进步文化的禁锢,痛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